只有真正满足国人需求才能生意好!
近日,万豪和IHG都披露了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万豪总收入约67.44亿美元,同比增长4.73%;净利润约7.63亿美元,同比减少1.17%;调整后净利润约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第二季度万豪全球范围内全系统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按固定美元计算同比增长1.5%,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同比持平,国际市场增长5.3%。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各区域来看,万豪第二季度全系统酒店的RevPAR仅大中华区录得0.5%的同比下滑。国际市场中(除美国和加拿大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RevPAR同比增幅最高,为14%;除中国外的亚太地区RevPAR同比增幅其次,为8.8%。欧洲地区、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的RevPAR分别同比增长3.8%和3%。
从入住率来看,万豪全球酒店的入住率为72.2%,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中,欧洲地区入住率最高,为75.3%,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中东和非洲地区酒店入住率68.3%,同比增幅最高,增长3.8个百分点。大中华区入住率为66.9%,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加勒比及拉丁美洲地区的入住率为62%,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
万豪披露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大中华区酒店的日均房价为110.29美元,同比减少0.9%。万豪旗下全球酒店的日均房价为188.25美元,同比增长1.9%,国际市场中,欧洲地区日均房价最高,为237.71美元,同比增长1.5%;中东和非洲地区日均房价为183.59美元,同比增幅最高,增长7.6%。
就在昨天,洲际酒店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全球开业客房达100万间,上半年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同比增长1.8%,但中美市场下滑部分抵消了国际市场韧性增长。
美洲地区RevPAR上半年增长1.4%,美国第一季度增1.2%,第二季度降0.9%,洲际归因于宏观经济压力和复活节日历变化。首席执行官Elie Maalouf称势头持续,品牌增长取得进展;商务旅行收入增3%,最具弹性,团体预订良好,度假休闲与2024年持平。
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地区RevPAR增4.1%,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增5.6%,欧洲大陆增5.1%,但英国降0.8%,第二季度放缓因国际活动日历正常化。中国区RevPAR降3.2%,受商务团体需求下滑及出境游增加影响,洲际仍看好长期前景;上半年开业酒店:美国4000家,中国800家。
从上述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国际酒店在中国的生意似乎并不尽如人意,随着禁酒令的执行,接下来高星酒店的日子将更难过。
但另一方面,国牌酒店高速增长,比如全季和亚朵已经深入人心,和国内资本合作的希尔顿惠庭、希尔顿欢朋、美居等品牌也如雨后春笋班遍地开花。我个人觉得国际高星酒店集团自营品牌业绩止步不前的原因,除了经济形势让大家更愿意选择实惠点的酒店,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高星连锁并不是太接地气。对于一般旅行者来说,全服务酒店宽大的大厅、会议室、宴会厅、泳池、健身房、行政酒廊、地下停车库等等可能都是用不到的。我觉得酒店的定位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三亚等度假目的地的酒店,配置奢华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些城市酒店(比如来上海的游客可能下午入住一早就去迪士尼)和处于旅游线路上的酒店(比如新疆的酒店大多数都是下午入住一早走),很多设施的确是用不到的。不少城市酒店的泳池直接成累赘承包给培训班,导致住客体感极差。浦东丽晶和重庆westin这样把泳池打造成景点的才是城市酒店泳池的样板但是酒店这些场所产生的成本都是要平摊给所有房间的,也是全服务酒店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同时也是众多消费者纷纷转投国内中高端酒店的原因。肯定会有人说国际连锁集团也有非全服务酒店,价格也相对较低。没错,但是这些酒店品牌,但是覆盖面实在太少。比如黑龙江佳木斯这种东北大城市,有多家全季和亚朵,但是一家国际连锁都没有。另外就是选址问题,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很多时候房地产开发要配套建设一个酒店,政府往往都会力求高大上,这种时候就会找到国际连锁集团,配置一家国际品牌酒店。因为新拿土地往往在新城区,所以位置不佳。远不如全季、亚朵这些酒店选址具有竞争力。刚才提到了全服务品牌有众多设施大家可能是用不到的,但是有一些大家真的想用的设施,他就没有。比如说智能电视吧,全季是不是的电视大多数都能投屏了?大家想看啥自己投就好,但是国际高星连锁是买不起投屏电视吗?显然不是,西方人就是傲慢不愿意接受中国市场的需求。再比如说自助洗衣房,老外把这玩意就定义为LOW,他们的全服务酒店是绝对不配的,逼着消费者花钱去高价送洗,但是有多少中国消费者舍得花几百块去洗几件衣服?部分品牌配置了洗衣房,也还要收费。目前生意火爆的国产中高端连锁品牌,还有谁没有免费洗衣房呢?华住旗下的酒店都把洗衣机智能化了,扫码就能看到设备运转情况。这次我入住的鹤岗全季,因为洗衣房2套设备不够用,为了让大家都能在第二天拿到干净的衣服,酒店安排了夜班保安帮大家洗和烘干,住客只要把衣服写好房号放到洗衣篓就好,这服务绝了。希尔顿花园洗衣房收费,而中外合资的希尔顿惠庭就有免费洗衣房至于纯净水,外资还当宝贝舍不得送呢,去国外住部分酒店更是严格执行条款,连矿泉水都只给两瓶,前提你还得是会员才行!而国内的中高端连锁呢,要多少喝多少呗(我觉得这个和国内物价低也有关,国外一瓶纯净水的确要10块RMB以上)。我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美居住的时候,他们酒店把纯净水直接摆在电梯厅,想喝多少自己拿就行。入住送马迪尔冰淇淋,退房还送2瓶格瓦斯。还有智能马桶或者电动马桶盖子。不少上千元一晚的酒店还不给人配置呢。但是国内酒店集团参与管理的品牌早都成为标配了,我住过的几家希尔顿惠庭和美居都有,现在200多块一晚的汉庭4.0版都已经标配了。家里装修过的都知道这玩意没几个钱,不装完全没理由(欧洲有净身盆,穆斯林和东南亚有小水龙头,日本有卫洗丽,唯独到了中国啥都不装)。2021年开业的香格里拉依旧没有任何洗屁股设施,而2019年开业的美居就已经配置了最后再说一个趣事,前几天我和一个曾经在喜达屋做过管培生的旅游从业人员聊到国内酒店和国际酒店为什么生意差异如此显著的问题,他和我的观点都是西方人的偏见和傲慢,他给我举了个例子,10多年前曾经喜达屋讨论过房间里的宽带是否该免费,还有大量的西方GM认为免费了会导致收入下降,除非有办法弥补酒店收入,不然就不该免费!他们甚至想不到不免费会丢失多少订单呢,这些老古板就应该丢海里去啊!我有的时候会想,可能是这些来自西方的GM,包括各个集团的CEO大佬们,因为他们老家的酒店实在太差了(欧美酒店什么鬼样子你们去过的都有数),所以觉得在中国的这些国际酒店已经足够完美了,压根不想着如何深入国情来更接地气,而是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逼格上,比如做点满房的海报发发(国内的中高端连锁酒店满房次数再多人家也不发,关键可能没有做海报的部门)。殊不知,中国旅客更在意的是酒店是否能提供旅游真正需要的产品,这不就连200多块汉庭都有免费咖啡吧和自助打印机了,以后差旅费不足的牛马住这里出差办公可方便多了。而且现在这种快捷连锁的硬件也不差,200多元的汉庭4.0都配置了电动马桶和金可儿床垫了,国际酒店以后可别再吹自己用金可儿床垫啦。最后我想说,在国内中端连锁和快捷连锁酒店这块领域国外品牌可以说基本没有还手之力,就看他们固守的高端奢华领域,还有多少年会被国产品牌超越(不过这很难,因为中国酒店集团主要是为了盈利,高星奢华酒店很多是地产配套,压根没考虑过要盈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